走近上海動物園,就可看到拱形的大門是一對亞洲象的雕塑,它們深情地舉鼻相吻,母象的腹下還有一頭可愛稚拙的小象。亞洲象還是上海動物園的園標:在一朵白玉蘭的市花中,一頭亞洲象帶著它的小象正向你走來。你可能不知道,上海動物園的第一座動物籠舍就是象房。這座高大寬敞、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至今還是上海動物園最美的建筑之一。這里首批飼養的動物,是越南人民贈送給中國的亞洲象“阿邦”和云南傣族人民贈送給毛主席的禮物“南嬌”。這兩頭母象一直活到70多歲高齡時,因老病去世?,F在象房里住著亞洲象“版納”的一家。版納出生在我國云南西雙版納,是一頭野生象。20世紀70年代,上海動物園經國家林業部批準,組織了捕象隊,帶了麻醉槍,進入了西雙版納密林。經過幾周的跋山涉水,捕象隊終于發現了大象的蹤跡,這就是象群的新鮮糞便。捕象隊員隨即緊緊跟蹤了兩天,發現了一頭大公象,麻醉槍手迅速估測出這頭公象的體重,計算出需要的麻醉藥劑量。這時,公象突然轉身沖了過來。原來象的嗅覺特別好,聞到了人的氣味,發起了攻擊。麻醉槍手倉促舉槍射擊,卻射偏了,只得向山下奔逃,而公象則在后緊追,象在野外跑得飛快,眼看僅剩幾米就要追上。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槍手急中生智,突然一個直角轉彎,向一旁跑去。笨重的公象一時轉不過彎,隨著一股慣性直向山下沖去,槍手才脫險而歸。
第二天,麻醉槍手吸取教訓,隱蔽在下風處,靜候了半天,一頭年幼的小雌象光臨了。槍手一槍擊中,小雌象麻醉倒地,人們用尼龍繩捆住象腳,把它關在新筑的堅固的木欄中。小雌象醒來,發現自己被圈在木欄中,腳上捆了繩,邁不開步,大發脾氣,用鼻打地,拼命嗷叫,并且不吃不喝,拒絕進食。人們用鉛桶盛水讓它飲用,鉛桶被它用鼻打扁;人們采了各種各樣的嫩葉、鮮草喂它,也是不理不睬,不愿進食。后來,有人想辦法,用粗竹一劈兩半,把竹節打掉,用幾根竹連接起來,從遠處直通到木欄中。在遠處,一個人把一桶桶水慢慢地倒在竹溝中,水就順著溝嘩啦啦流到木欄里面,就像溪水一般。小雌象掙扎、嗷叫累了,渴了,看到流下來的溪水就舉鼻去接著,再送進嘴里。大家又在水中加入糖,象喝到甜水更愛喝了。時間一長,小象開始進食,并逐步和飼養它的人熟悉起來。后來,把它運回上海動物園,起名叫“版納”。
在1976年秋,“版納”和公象“八莫”喜結良緣。由于象的懷孕期特別長,需要22個月,所以三年后才生下小雌象“洱納”。
幼象
亞洲象產仔
大象交流
亞洲象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