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鰭足類中已知的14種海獅,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個頭較大,體披稀疏剛毛(或稱粗毛),沒有或極少絨毛,共5種,如北海獅、南海獅、南美海獅;另一類個頭較小,身上既有剛毛,又有厚而密的絨毛,共9種,如生活在北太平洋的海狗。因為它們吼聲如獅,有的種類雄性頸部長毛也像獅子,所以總稱海獅類。
上海動物園海獅館有加洲海獅、南非海獅和北海獅,這些海獅都非常聰明智商極高。由于它們平衡能力和游泳本領特強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海獅表演。海獅在表演中展現的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往往使人感到驚奇并贊賞有加。
上海動物園的海獅表演,經過幾代馴獸員的不斷努力,從只會幾個動作的初級階段逐步向成套節目的高級階段發展。從簡單的揮手、拍,手、鼻尖頂球,已發展到現在的頂球倒立、棒上頂球、水中急躍頂球、水中套圈接飛碟、踩滾桶、水中彈球等等高難度動作組成的成套表演節目??梢哉f已達到了國際水準。
海獅表演的特點在于通過動作設計和編排展現其平衡能力及游泳本領的行為魅力。馴獸員抓住海獅的本能行為特點,訓練海獅用鼻尖頂球并還能倒立和在水中頂球運行,皮球始終頂在鼻尖上不落下來馴獸員還訓練海獅,躍出水面2米多高,頂到空中的彩球。由于海獅在水中善捕食活動為生,所以咬東西十分快捷準確,馴獸員就訓練海獅水中追接飛碟,海獅表演動作設計的精彩加上其完成動作時形體的優美,使得海獅的表演非常令人賞心悅目。
有一次偶然的機會里,有人發現一只雙目失明的海獅和別的健康海獅一樣,在水下來去自由,還能靈巧地捕捉小魚,原來海獅也具有聲納導航和定位的本領。實驗證明,海獅在漆黑的水中,不僅能探知水下物體,還能迅速判斷物體的大小、形狀。
在海獸之中,海獅較易適應陸地生活,它休息在陸地上,產仔、哺乳也在陸地上進行。雖然它的腳退化成鰭狀腳,但和海豹不一樣的是,它的后肢能向前彎曲,在陸地行走,甚至跑步,脖頸能靈活轉動,用后鰭腳可以抓到脖子,人們可以像牽狗一般牽著它走一段路。更難得的是海獅特別靈敏,游速每小時20海里,能潛入水深300米的海底。海獅生性活潑,自己常常從口中吐出氣泡追著玩,易于馴化。它的這些特殊本領,引起科學家的重視,美國的海軍部門訓練海獅進行潛水作業,海獅能快速地尋找到遺落在海底的魚雷、火箭或沉船等物品,被譽為“海底偵察兵”。